bat365官方网站-bat365在线平台

业界动态
你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关于圣和 > 圣和关爱 > 业界动态
中国药业的新思维
发布时间:2005-01-12 来源:admin

 研发新思维
    2004年并没有什么不同。"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"这段金玉良言不仅琢刻在了商汤王的脸庞上,更是印在了医药企业家的心中,因为他们都知道对于医药工业来说,有研发,才有未来,这是个一以贯之的道理,毋庸置疑。
   站在岁尾,审视一年来整个医药产业的研发历程,你会发现,在这个层面上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,过程才是--一年里,又新增了多少新药,获得了多少专利……这种量的变化,至多只会间接地作用于整个产业,然而研发方式与观念上的些许转变,则很可能会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。那么,在这个规范化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刻,谁的研发理念会给我们带来启发?谁又会成为这场变革的领跑者?
    也许石药集团算一个。
   11月6日,国家科技部在人民大会堂为石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--恩必普,召开了863重大成果发布会,这同时也标志着该产品正式上市。恩必普的研制成功,对于石药集团来说或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   在第1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的南方电视论坛上,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诠释了该公司近年来药物研发的新理念。他说,现在石药集团的新药研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,"我认为,我们自己的的研发力量有些薄弱,尽管横向相比还是比较强的,但在石药发展速度的要求之下,我们的研发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所以我们充分利用社会研发资源,大量采用和大学、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,来做新药开发。"这就是石药的第一个途径。蔡东晨认为,如果能够集中所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去做一件事,进攻一个点,他们就可以与国际制药巨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,并且所花费的时间和资金将远远低于国外的水平。据蔡东晨介绍,恩必普是由石药集团与中国医科院药物所合作开发的产品,"药物所拿到专利后,由我们负责做临床试验,我们给了药物所3000万元,临床试验大概花费了5000万元,8000万元的投入就已经拿到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,这与欧美的研发投入相差很大。我们认为这个阶段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。"
   第二种途径就是在专利药物专利到期之前,提早进行仿制研究,一旦专利到期立即就可以在国内上市,甚至在欧美上市都是可行的。"印度走的这条路是非常成功的,他们的几家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仿制药公司,仿制的利润相当高。
   因此,在仿制药研究方面,我们采取的是加快步伐、抓紧时间、一到期就立即上市,靠价格优势和国内的成本优势来赢得竞争。在欧美的招标舞台上,我们与当地的公司地位是平等的,最近我们有一个品种很可能将要在美国上市。"蔡东晨如是说。
   第三个途径是石药集团所选择的中药现代化之路,"利用西药开发的定量手段来开发中药,比如我们的恩必普的主要成分最早就是从芹菜籽中提炼出来的。"与此类似的,石药现在还有两三个已经获得专利的单体化合物,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   近年来,丽珠集团的研发战略亦做了大幅度的调整,据该集团副总裁付钢介绍,在上市之初,高峰的时候,整个集团曾经有上百个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的情况,"投资相当分散,10年后回头再看,效果并不理想。
   现在,丽珠把研发项目分为了4种类型,"第一类是投入很大,未来效益很好的。这类项目在立项的时候,我们会审查得特别严格,并且数量不会太多,企业不可以同时研发很多大投入的项目。第二个类型是效益很好,但投入不太大的项目。这一类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来推进它上市,比如在现有产品剂型上的改进、工艺上的改进等。第三类是投入很大,但效益不能肯定的项目。这种我们会尽量采取一种联合的方式,与国内的机构、国外企业合作开发,或者申请政府基金的支持,这些项目往往科技性很高,但不一定有很大的市场。最后一种是投入不大,效益也不太好的项目,我们基本会放弃掉。"付钢还认为,现在大家都在讲创新,但评价创新的唯一标准是提升附加值。高科技不等于高效益,即使这个品种科技含量很高,是个一类新药,但是如果没有提升附加值的能力,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,还是需要谨慎投入才行。

    OTC再成热点
   在这次南方电视论坛上,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无意间透露的一组数据非常具有代表意义。他介绍说,3年前复方丹参滴丸在医院的销售占到了95%,现在零售终端销售量已经超过了56%。这个比例的变化,虽然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意义,但却说明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零售市场产生兴趣,OTC必将再次成为业内争相追捧的热点。
  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认为,虽然现在零售企业生存很艰难,但扩张还是在继续,零售企业的集中度在提高,这对于整个药品零售市场来说是一个拉动,可促使其持续增长。截至目前,我国现在已经批准了4326个非处方药品种,占全国药品总数的30%左右,"但现在在零售药店所能买到的品种只有1000个左右,也就是说还有3000多个品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开发。随着零售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逐步规范,相信很多医药企业会越来越重视OTC市场。另外,现在处方药市场开拓的难度越来越大,学术推广之路越来越难走,零售市场的潜力亦将因此进一步凸现出来。"
    目前,外资企业对于中国OTC市场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,并且都已经开始足其中了。
国内企业同样重视这块就要煮熟了的肥肉。浙江民生的21金维他、正大福瑞达的润舒以及浙江康恩贝的前列康等产品,都是瞄准了OTC市场而快速崛起的新品种。林建宁认为,未来中国的OTC市场还将出现一批新的大品牌。

关闭
Baidu
sogou